摘要:编者按选什么婴幼儿手推车?其实萌芽君也超级爱那种拉风的手推车,推上街回头率绝对爆表~封面图就英国设计师设计的一款霸气山地型婴儿车,太NB了!可是话又说回来,选购的时候单看外表确实太肤浅了,实际用起来好不好还是妈妈自己清楚。萌芽君这里不推荐品...
编者按
选什么婴幼儿手推车?其实萌芽君也超级爱那种拉风的手推车,推上街回头率绝对爆表~封面图就英国设计师设计的一款霸气山地型婴儿车,太NB了!
可是话又说回来,选购的时候单看外表确实太肤浅了,实际用起来好不好还是妈妈自己清楚。萌芽君这里不推荐品牌,只是想告诉大家,买车时要注意看什么地方,怎么选到合适自己的手推车~PS这里不建议大家海购,除非你事先见过实物,下面会一一详述。
安全最重要!
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产品主要依据的标准有三种:欧标EN 1888:2012、美标ASTM F833-11、国标。中国的标准是2006年出的,没有修改过。如今婴幼儿手推车品类繁多,新材料、新设计也是年年不一样,不得不说跟外国的标准还是有一定差距。例如欧标里,就新增加了牙咬测试,防止车上有容易被咬下的小配件,被婴幼儿误食。
欧美两个标准在停车装置、安全带、标示说明要求方面有所不同,下面会有涉及。
欧标和美标相比,不得不说欧标细致很多!例如欧标就要求座椅和椅背的角度不可小于95°,但也不能大于150°,如果大于150°则需要在标签备注“此座椅不是很六个月以下婴儿使用”,还要求座椅背长至少380mm。而美标则没有相关要求。所以建议如果妈妈要买的话尽量选购符合欧标的产品吧~
安全性自己怎样检测呢?对照下面的清单一个个打钩就行。
*注,此图就是举个栗子啦~不知道什么品牌
1、缝隙和小孔
车上不应有多余的装饰性的空隙,容易让弄伤或者夹伤婴幼儿脚趾,此外不应有粗糙或者尖锐的边缘。妈妈们可以用矿泉水瓶(瓶身,类比婴幼儿手脚大小的物件吧,实验室测试也是这样测的)搓一下各个部位,看看哪些部位可能穿过,就要警惕了。
下图的这款Graco就被召回150万台,因为缝隙使得7个宝宝手指卡住被迫截掉。
2、车轮锁
车轮锁的作用是把手推车固定在路上,防止滑行。市面上的手推车有两种设计,一种是两个后轮各自有独立的锁,一种是有一个开关控制两个后轮。欧标规定是两边同时上锁,美标没有相关规定。这里建议大家选择后者,一来方便,二来避免有一边的车轮没锁好,可能发生意外。像下图这种不但脚踏在中间很明显,比那种贴在车轮内侧的方便踩踏和控制。
3、选自动上锁的安全锁
婴儿手推车的折合设计有的有两种锁,一个主锁和一个附加锁。自动上锁的手推车可以在车子张开后固定其张开的状态,防止婴儿车突然折合。(美标没有要求)
4、座椅固定性
选购时妈妈们要注意座椅、提篮应该要经过最少两个动作才能脱离车架,而且是不少于50牛顿的力(1千克的物体会受到9.8牛顿的力,那就算下来应该是提起5kg的物品的力气吧~数学不好,如果算错了请吐槽~)
5、没有物料剥落
前面提到欧标有个新的要求,要求车上的东西不容易被小孩咬掉或者扯下来。大家都知道宝宝到了一定阶段会喜欢什么都放进嘴里,这点真是至关重要。所以妈妈们选购时可以用手指用力刮一下,扯一下。最怕是涂层会有剥落,被宝宝吞进肚子都不知道。
6、安全带得保安全
宝宝在车上会活动,如果安全带不牢靠就有可能慢慢松开,失去固定宝宝的作用。因此,妈妈可以先扣上安全带再向不同方向适当拉扯一下,如果安全带松动或者位移较大,就得小心避免。
合不合适自己知道
在实际使用时,就得考虑易用性、便携性等问题。例如萌芽君身子单薄,选择的是较轻便的儿童车,10kg以下的比较对我胃口。有的婴幼儿手推车是可以拆下来放车上安全座椅的,这种比较重一点。
当然还得综合车身的其他情况考虑:
a)安全带不但要固定得稳,还要方便安装和调校。
b)车子能否单手折合。相信各位总有单独出门的时候,这个功能非常关键。
c)车子折合后是否仍然方便推动或者搬动。还有很重要的是能否放进自家的车尾箱!总不能为了手推车抛弃小汽车吧~
d)行车时的舒适度。除了在平地上推车要平稳舒适,还要在不平稳的地面也好推才行。
e)储物篮方便度。这点萌芽君就非常看中,就要选择底部是硬的那种,不然东西多了不好找。然后要选储物篮较大的,这样可以多放点东西,萌芽君就比较看不惯那种下面有个篮子还在车上挂一大堆包包像卖杂货似的。而且挂的东西多容易造成车身不稳,或翻侧。最后,要看座椅下方不能下坠得太厉害,也不要有遮挡物,否则宝宝坐上去基本拿不到东西。
f)座椅靠背是否容易调节,手推车高度是否也可以调节。这里萌芽君再啰嗦一下,最好还是到实体店购买,可以亲身体验,到香港购买也不会太费劲。中国人的身高毕竟和外国人不一样,符合了欧盟标准,身高也得匹配,万一海淘回来,扶手太高或者太低,实际使用都不方便。
希望看完这篇文章可以对各位妈妈有所帮助哦!欢迎各位分享自己的选购心得~
本文文章内容为原创
-------------------------
* 此文版权归@萌芽研究所BUD所有,任何媒体(含报刊网络电视头条号微信公众号)转载(即刊登)此文需获得授权。
*喜欢请订阅头条关注我,或者转发给更多的人看吧。谢谢支持。